一、對供水系統做以下檢查
確定供水系統管道已經清污。
A、減壓閥前端的閥F1應已關閉,并且閥F1已經承壓。
B、打開然后關閉減壓閥后端的閥F2,確定此閥工作正常無卡阻。
C、確定減壓閥閥后管路系統通暢。
D、閥F2后端有安全泄壓設置。*建議安裝
E、管道有流量檢測裝置。*建議安裝
ZJY46H型減壓閥調試說明示意圖
二、對減壓閥做以下檢查:
A、確定減壓閥外觀完好,反饋控制系統沒有損壞。
B、調試過程中安全鎖定螺母與平面軸承應始終留有足夠的間隙(>50mm),直至完成“3.3、減壓閥的調試”H項。
C、應確保三通轉換閥箭頭指示通向為工作反饋系統(手柄箭頭應指向工作反饋系統),出口壓力鎖定閥(中臺球閥)應當打開。如下圖所示(工作反饋系統在右側)。
D、非工作反饋系統的出口壓力鎖定閥(中臺球閥)關閉。
E、兩套反饋系統的反沖排污閥關閉。
F、松開控制閥調節帽上的鎖緊螺釘。
三、減壓閥的調試( 注:下圖"ZJY46H活塞式減壓閥調試說明示意圖" )
A、減壓閥后端的閥F2打開在1/3開度。
B、緩慢開啟減壓閥前端的閥F1至大開度。
b1、開啟過程中減壓閥內鎖定拉桿應勻速上升,以確定減壓閥內各部件配合正常沒有卡阻,工況正常。
b2、開啟過程中減壓閥的壓力值P2,將會在短暫的變化之后恢復至整定值。
b3、如果以上兩項有異常,則應關閉減壓閥前端閥F1,查找異常原因。如工況正常,則進行C項調試。
C、擰松排氣螺栓及打開工作反饋系統的排污閥45°角位置進行減壓閥的排氣,排氣結束即正常出水后擰緊排氣螺栓及關閉排污閥。
D、根據調節螺桿的外露部分順時針方向轉動主閥調節板桿,使主閥調節螺桿的下壓量為20%~50%。此下壓量根據減壓閥進出口壓差判斷:壓差越小,下壓量越大。
E、整定P2值:旋轉控制閥調節帽,順時針方向P2值上升;逆時針方向P2值下降。調至所需的P2值后鎖緊控制閥調節帽上的螺釘。
F、逐漸全開閥F2,P2值是不變的。
f1、如全開閥F2過程中,P2值升高,則應關閉閥F1,解決問題后再進行下步調試。
f2、如全開閥F2后,P2值下降,則繼續下壓主閥調節螺桿,直至P2值恢復所需要的整定值。
G、切換反饋控制系統,重復E-F項(反饋系統的切換參見:四、減壓閥反饋控制系統切換操作)。
H、將安全鎖定螺母與平面軸承的間隙調整為1mm,擰緊安全鎖定螺母及鎖緊螺母。
ZJY46H活塞式減壓閥調試說明示意圖
四、減壓閥反饋控制系統切換操作
1、關閉工作反饋控制系統方向的出口壓力鎖定閥(中臺球閥);
2、旋轉兩個三通切換閥90°(旋轉的順序為先低壓后高壓);
3、打開備用反饋控制系統方向的出口壓力鎖定閥(中臺球閥);
4、切換完成。
減壓閥反饋控制系統換方式(注意各操作手柄位置)
*非工作狀態下(即備用狀態下)的反饋控制系統沒有介質流通,可拆卸檢修,不影響減壓閥正常運行工況。
五、減壓閥反沖排污操作
如在水質差的工況下,運行中的減壓閥出現P2值下降,有可能是雜質堵塞控制閥可進行反饋控制系統的反沖排污操作使P2值恢復正常。
反沖排污操作步驟如下:
1、關閉工作反饋控制系統方向的出口壓力鎖定閥(中臺球閥);
2、打開工作反饋控制系統的反沖排閥污手柄2~5秒鐘再關閉;
3、打開工作反饋控制系統方向的出口壓力鎖定閥(中臺球閥);
4、反沖排污調試完畢。
減壓閥反沖排污操作過程
A、反沖排污前各操作手柄位置(右反饋控制系統工作,左反饋控制系統備用)如下圖所示。
B、按下圖中數字順序操作。反沖排污時間2~5秒鐘。
C、按上圖中數字反順序操作,各操作手柄恢復至A項圖示。
至此,ZJY46H活塞式減壓閥的調試完畢。